推荐产品

未来5年节节攀升 水处理膜法将启千亿掘金潮
来源:中国环保在线 | 作者:Bnko | 发布时间: 2016-09-08 | 444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膜法水处理相对于传统水处理方式具有能耗低、工艺简单、运行稳定和出水水质高等诸多优势,已经在很多领域获得推广应用。随着环保指导思想向“质量化”转变,污水排放指标趋严,膜法水处理行业仍将保持20%以上高速增长,年产值有望从2015年850亿,增长至“十三五”末的约2000亿。

经过50年的发展,中国膜产业已经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。最近15年是整个行业的高速增长期,行业总产值(指膜制品、膜组件、膜附属设备及相关工程的总值)从1993年2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000亿,按占比85%计算,2015年膜法水处理行业产值为850亿。国产膜材技术逐渐成熟,价格下降,同时伴随着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和民众环保意识增强,膜法技术在全国多地开始商业化应用,目前全国投运或在建的万吨级MBR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已达上百个。
    

相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而言,膜分离技术在操作过程中,涉及到压力、浓度以及电势梯度等方面的内容,由于混合体是由多组分构成的,因此可利用膜对其进行选择性的渗透,并且利用化学位差等作为推动力,从而实现混合物中的气体、液体分离与提纯。在现代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,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体分离技术,不仅可以有效净化废水,而且还可以高效去除污染物、回收有用物质。    

与此同时,膜技术的应用,可以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、纯化以及浓缩,即膜分离。较之于传统的过滤技术而言,膜可在分子范围内分离,这是一种物理过程,无需发生相的变化或者添加助剂。膜孔径为微米级,根据孔径的不同,可将膜分成微滤、超滤、纳滤以及反渗透膜,并且根据材料将其分成无机膜和有机膜。对于无机膜而言,主要有微滤级膜;对于有机膜而言,主要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,比如醋酸纤维素、聚醚砜以及聚氟聚合物等。  

  

据公开资料,膜法水处理产业链由膜材料研发和制作、膜组件制作、膜法水资源化成套解决方案、运营和维护组成。其中膜法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又涵盖了工艺方案、投标、详细设计、系统集成、施工安装、系统试车、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流程。其中,膜材料/膜元件制作和研发在整条产业链中拥有更高的技术先进性和盈利性。
    

目前,国内膜法水处理领域呈现出膜元件销售、膜组件销售、EP、EPC、BT、BOT、PPP、BOO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局面。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往往会从单纯的膜元件或膜组件生产销售模式向EPC、BOT以及PPP等综合性更强的商业模式发展,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膜法水处理解决方案的整体性能,还可以加快企业成长速度,增加企业营收和利润。  
  

事实上,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长迅猛,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,抢占市场。与国内企业相比,国际品牌在生产规模、技术优势、资本实力和管理理念方面具有相对优势。现阶段,国内膜法水处理行业的从业公司可以划分为国际领先企业,国内领先企业和国内小型企业三个梯队。 
   

基于此,市场普遍指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膜法水处理行业产值五年复合增速大概落在10-15%间,若以13%进行计算,到2020年我国膜法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元左右。类似的观点来自《中国膜行业“十三五”战略发展规划》。其中明确提出,“十三五”功能膜产值将在“十二五”的基础上实现翻番,年均增长20%左右。
    

“十三五”末期,功能膜产值突破2500亿元,出口实现100亿元/年,期间将培育一批龙头企业,年销售收入在50亿—100亿元的超级企业5个;RO膜技术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海水淡化RO膜国内市场占有率实现30%—50%,微滤膜及超滤膜质量实现新突破,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%至80%。而我国2014年膜产值约为735亿元,对应到2020年有三倍的增长空间,年均增速将超27%。众多业内人士指出,广阔市场空间以及国产化率提升下本土膜元件龙头有望率先受益。
新闻中心